浦城县山下乡做精做深笋干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
“欢迎来到直播间,浦城哥哥姐姐们!县山下乡今年最后一批3寸嫩笋尖上架啦!做精做深增收20多根鲜笋才出1斤笋干,笋干错过这波得等明年咯。产业”在青年主播李福英的群众镜头里,竹筛上琥珀色的浦城嫩笋干垒成小山,每片不过半掌大小。县山下乡
这一鲜味十足的做精做深增收山珍,源自南平市浦城县山下乡的笋干5万余亩竹林。偏酸性红壤与温润气候的产业加持,让这里每年可孕育出6000吨优质鲜笋。群众经蒸煮、浦城压榨、县山下乡烘烤等工序,做精做深增收6000吨鲜笋被制成500吨笋干,每年为山下乡人带来3000万元的产值。2018年,“山下笋干”还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看着眼前红火的景象,很难想象,山下乡人曾面临产品空有好品质却难闯大市场的情况,“加工靠天,销售靠走”的产销模式,一度制约了山下乡的进一步发展。
改变始于山下乡小溪村闲置的竹器厂。依托“双领办”机制,小溪村党支部成立村集体与村民共同持股的浦城县山下农林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旧厂房改造为标准化车间。去年,该公司取得生产加工许可证并开始试运营后,便着手聘请高校教授、科技特派员改良工艺、设计包装,旗下的浦城县山水竹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还获评“福建省乡村振兴样板直播间”。
“目前,我们正筹划使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资金扩建厂房、升级设备,让产能进一步扩大。”小溪村党支部书记祝德平对未来信心满满。
山下乡凹后村则通过“产业托管”为乡村振兴赋能。2021年,凹后村建起了笋片加工厂,并引入浦城县素冠食品有限公司发展生产。“我们可以将笋干制成嫩纸笋片、笋尾等近10种产品,去年共加工笋干产品100吨左右。”该笋片加工厂负责人李辉介绍,工厂优先收购本地笋干,切笋、煮笋、消毒等车间也为本地村民提供就近就业的岗位,每年发放工资约80万元。村集体投资150余万元参与工厂建设,目前,按照“合作经营、保底收益”的原则,村集体收入每年可增加约20万元。
引入新工艺,也要守住老手艺。在闽北笋榨笋干传统制作技艺(浦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昌河看来,老手艺也得有新思维,必须紧跟上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为此,他创新将片状笋干改制成丝状、块状干货和脆笋片、即食熟笋干等产品,还注册了“王柏黑笋干”“翡翠记忆”等商标,年产销笋干2万多公斤,产值达300余万元。
如今,一根根鲜嫩竹笋被加工成丰富多样的产品,带着山野的鲜爽走出闽北山乡,俏销江浙沪市场。“我们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拓展销售渠道,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用一片片笋干串起生态链、产业链、共富链。”山下乡党委书记刘忠云说,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双领办”机制,把笋竹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名气,让绿水青山变成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本报见习记者 王玥明 通讯员 邱春静 曹歆雨)
(责任编辑:探索)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群众满意可感可及_
- 国家安全部:网络分享需谨防失密泄密
- “2024全国肿瘤专家团”公益会诊及肿瘤健康宣教活动在凉山高新肿瘤医院举行
- 免费3D家具设计软件
-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
- 天下雜誌共同執行長吳琬瑜:2023四大逆風下,台灣如何抓住機會?|天下雜誌
- 嗨皮一“虾”!2024潜江龙虾音乐节 快看,你也能拥有入场券!
- 外交部:中方欢迎俄乌新一轮直接谈判就人道主义问题达成共识_
- 这5个细节“坑”,严重影响定制柜颜值,谁做都丑!
- 沙龙岛童鞋 潮酷出击 让小脚丫解锁户外探索的无尽可能
- 末日博士魯比尼:做好兩件事,保護好自己的金融財富|天下雜誌
- 周矶管理区红旗社区:“板凳会”共话美好新生活
-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
- 郑州282名百岁老人领千元补贴 最年长老人110岁